循总书记“植树足迹”共赴绿美“春日之约”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三年的岁月年轮里,每逢清明前后,总书记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冒雨也会如约而至,赴一场与春天的“绿色约定”。广大党员干部当循总书记“植树足迹”,共赴一场绿美“春日之约”,进一步擦亮自然景色、释放生态价值、升温幸福生活,从而让这个约定凝成永恒,让奋斗镌刻春秋、绿荫见证山河。

绿染山川,绘出“两山排闼送青来”的风光无限,共赴“忽于水底见青山”的绿色之约。清明时节,大家纷纷选择结伴出游、登高望远,从奋力攀爬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超绝视野,到寻访竹林深处来场挖野菜的快乐旅程,我们眼中所见的是山河之美、是山河之韵,心中感受的是大美中国的生机无限,而这最浓厚、最跃动的生态底色,最重要的落笔就是“植树造林”。四月天渐暖、植绿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当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十三载植树足迹,用心读懂“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的内涵和深意,在主动挥锄、铲土、造坑、围堰中种下春天的希望、种下人间的新绿,为魅力风景增添“有我”的青春色彩,同时也要细心呵护每一寸土、每一片林,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担当心、责任感,用一生逐“绿”而行,真正共赴一场“忽于水底见青山”的绿色之约,让“两山排闼送青来”的风景永远动人、永远鲜活、永远亮眼。

情暖人间,感受“家住苍烟落照间”的诗意无限,共赴“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之约。植树造林,一头连着青山绿水、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在时代发展的进程里,山川披绿、林海生金的动人场景正在一次次上演,从林木本身释放的“绿肺效应”,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推窗见景、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好,把生态底色作为幸福日子的重要底色,到带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在接受自然馈赠的同时,更看到了生态的无限价值。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感受“家住苍烟落照间”的诗意无限,永远同频民心深处的期待与向往,既要用心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让火红日子有更斑斓、更动人的色彩,亦要不断探索绿色发展道路,让更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变资产、让更多生态颜值释放价值,进一步诠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时代内涵,真正共赴一场“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之约,让诗意生活这首歌唱不完。

欣欣向荣,擦亮“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前景无限,共赴“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之约。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从我们的视角出发,植下一棵小小树苗只是“举手之劳”,但从历史维度出发,若人人用心、代代坚持,定能催生变化与奇迹、点亮梦想与蓝图。回眸非凡来路,从几代人接续奋斗造就“荒漠到绿洲”的塞罕坝奇迹,到步步坚定终于让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合龙”,再到一代代人辛勤植树护林,书写累计造林超10亿亩的绿色答卷……植树造林见证了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无悔坚持,更再度诠释了奋斗拼搏的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擦亮“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前景无限,始终抱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与斗志,在领悟“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中汲取奋斗动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奔赴全新征程,真正共赴一场“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斗之约,创造更多惊喜与奇迹。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