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板凳座谈会”中的“人民情怀”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在村寨的信团鼓楼,总书记与村民们围坐一团“拉家常”的画面再一次被定格。总书记的脚步在这些年走遍了大江南北,每到一处,“板凳座谈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这一幕幕被定格的温暖画面中,深刻领悟“人民情怀”,始终以“铁肩担当”走好服务人民的道路。

在“拉拉家常、问问冷暖”中,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本思想,始终将“人民幸福”置顶。“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分量最重的莫过于“人民幸福”四字,总书记曾强调,“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这次贵州之行,总书记在信团鼓楼,又一次同群众围坐一起“拉家常”,倾听村寨发生的可喜变化,总书记表示,看到侗寨保护得这么好,侗族群众生活幸福,感到很欣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本思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矢志不渝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头最高的位置,始终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追求”,在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铁肩担当”扛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在“专程看望、查看问题”中,感悟“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的人民立场,始终将“人民愿景”置顶。“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人民要过上幸福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而政策是否落到实处,只有人民群众体会最深,正如总书记曾强调的,“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家与群众围坐谈话,专程了解“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地落实情况,以及政策是否存在问题。“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总书记的专程看望和朴实的话语,就是对“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的人民立场的最生动诠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思考工作、推动工作的根本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倾听故事、共话发展”中,感悟“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始终将“人民智慧”置顶。“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制定更贴合实际、更接地气的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与基层代表座谈,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计于民,会上总书记说“大家都处在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感悟“人民的智慧才是最无穷的智慧”,将“群众路线”贯彻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甘当人民群众面前的“小学生”,主动拜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求教,充分汲取和运用好人民群众的“大智慧”。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