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在村寨的信团鼓楼,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总书记的火塘对话中,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殷切期望,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用心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真正让广大农村地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奏响“产业兴旺百业兴”的“进取乐章”。肇兴侗寨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正是产业兴村的生动实践。从东北黑土地上的现代化大农业,到江南水乡的特色渔业;从西部山区的特色林果业,到中原大地的粮食深加工……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路径也各有千秋。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挖掘优势资源,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要善于发现和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要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汇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真正让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在乡村大地跳动不息,用心奏响“产业兴旺百业兴”的“进取乐章”。
传承创新、赓续文脉,奏响“文化兴盛韵悠长”的“传承乐章”。文化是乡村的灵魂。肇兴侗寨的侗族大歌、蜡染工艺等民族文化,古朴而时尚,是乡村文化的瑰宝。从古老的民间技艺到传统的民俗节庆;从悠久的历史建筑到独特的地域文化……乡村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历史使命,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修缮历史建筑,传承民间技艺,让乡村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要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产品;同时,要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领略乡村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真正让乡村文化的韵味在新时代愈发悠长,用心奏响“文化兴盛韵悠长”的“传承乐章”。
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奏响“治理有效乡村安”的“幸福乐章”。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在肇兴侗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到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从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到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各地在乡村治理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建设中,当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真正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用心奏响“治理有效乡村安”的“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