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 建强农村党员队伍

农村党员是我国党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抓好新时代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培训,必须秉持贴近农村需求、精准施训的原则,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好”三个问题,锻造一支有能力、有素质、肯担当、善作为的农村党员队伍。

精准锚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什么”,为党员教育培训筑牢根基,确保所学知识紧密贴合党性修养提升与实际工作需求。对于我国广大乡村而言,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紧跟党员教育培训目标任务,满足本地党员教育实际需求。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灵活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轮训、理论宣讲等形式,组织农村党员定期研读相关政策文件,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殷切期望,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使党员们能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中有清晰的方向指引。要提升实用技能,依据农村产业发展特色,开展如科学养殖方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同时,随着农村电商兴起,增设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等课程,帮助党员掌握新型农业经营手段,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要增强法律意识,农村法治建设不可或缺,要组织党员学习与农村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知法守法,遇到纠纷能依法依规处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磨练挑起基层担子的“硬肩膀”。

创新探索教学路径,解决“怎么学”,在沿用经典培训模式的同时融合前沿技术与多元手段,让党员学习更高效便捷。我国疆土幅员辽阔,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家庭条件等差异,导致农村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地区参学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可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利用“共产党员网”“龙江先锋”等理论学习线上平台,为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党员可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观看技术讲座视频。定期举办集中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技术能手到农村开展现场授课与实操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演示农业技术操作要点;开展实践教学,建立党员实践基地,在产业示范基地,党员通过参与种植、养殖项目实践,亲身体验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要积极拓展创新“情景式”“访谈式”“沉浸式”实景教学,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精心策划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特色研学路线,让农村党员能够走出本乡本村的“一亩三分地”,在现场观摩、互动体验中感悟革命情怀、感受乡村蝶变、感叹文化魅力、感慨祖国强盛,不断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共谋共创乡村事业的热情。要鼓励自主学习,为党员配备学习资料,如书籍、宣传手册等,并设立学习奖励机制。对于自主学习积极、在学习中取得良好成果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党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全面构建评估体系,确保“学得好”,强化严格考核与师资储备,切实提升党员学习成效。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形式,优化教育教学师资、突出实践成果,不仅是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时代要求,也是破解农村党员流动性、分散性、局限性难题的现实需要。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各类师资力量,邀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法律工作者等组成专业授课团队。同时,选拔本地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作为兼职讲师,分享实践经验,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加大学习资源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党员学习的资金投入,为农村党员活动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方便开展线上学习与多媒体教学,定期更新农业技术书籍、法律宣传资料,满足党员学习需求。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