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是推动党员提升能力素养、积极担当作为的重要方式途径,各级党组织要以强化党校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从“建管用”三个环节持续精准发力,以筑牢教学阵地、提升教学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全力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基层教育阵地一体化建设,夯实“建”牢教育基础。各级党组织要精准定位党校在党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建设标准、配强师资力量、发掘教学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将党校打造成为党员全流程教育新阵地。要按照有规章制度、有教学计划、有电教设施、有党建书籍、有档案资料的建设标准,健全配套党校基础设施,满足党员日常教育需求,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校覆盖体系。要制定符合具体实情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通过采取“选聘一批、邀请一批、选派一批”的方式,重点从党员干部、专职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离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聘讲师,精心组建教育师资队伍。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培训资源,依托村居社区、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现有场所,建设具有特色、符合实际的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示范点、红色研学路线,构筑多维度、多层次的党员教育“红色矩阵”。
聚焦基层教育阵地规范化运行,从严“管”理教学流程。严的教学监督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党员教育质效,推动党员干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制定一本教育培训手册、举办一次特色工作交流会、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的“三个一工程”,盯紧工作目标,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完善督导考评机制,制定出台相关考核评估办法,对师资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考核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学员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学员对教师授课质量和党校课程安排进行评价,不断推动提升党校高质量教学、科学化教学的能力水平。要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定期对党校开展全覆盖式的督导检查,对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的及时进行经费奖励补贴,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及时查摆问题进行整改,推动党校由“被动改变”转化为“主动求变”。
聚焦党员教育培训多元化开展,巧妙“用”活教学渠道。要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积极探索创新党员教育新路径。“线下”积极响应,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分期分批对党员进行培训,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等内容,建立“课堂+现场”教学模式,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推动党员教育更接地气。同时,结合“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等活动,选树身边榜样典型,邀请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老党员等开展宣讲,进一步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线上”精准支撑,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等,采用集中学、自主学和点单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为党员干部推送线上学习资源,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有效延伸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链,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不打烊”。
发布时间:2025-2-24 11:31 | 发布链接: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612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