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驱动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当前,乡村存在人才短缺、结构失衡、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破解乡村人才培育困境迫在眉睫,需用心用力用情念好“引育留”三字经,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谋篇布局“引”,用心念好“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引才经”。当前,人才流动呈现明显的“城市化”特征,大量优质人才持续外流,返乡人才数量稀少。引才,是乡村人才工作的起点和关键环节。摸清人才底数。要深入各行各业开展调研,分类建立乡贤、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其技能专长及发展规划,做到应统尽统、定期更新。创新引才机制。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构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机制,摈弃传统的户籍、身份、学历等限制,为人才流动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顾问指导等多元化方式,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鼓励“周末工程师”“流动博士”等人才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精耕细作“育”,用力念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才经”。当前,人才引进与使用脱节、培养与需求错位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人才作用发挥和乡村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依托职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平台,充分发挥优势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线上授课、线下指导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开展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等实用技能培训,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打破单一评价标准的束缚,完善以创新能力、工作成效、社会贡献等为导向的多元化、立体化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实行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畅通晋升渠道,让人才在乡村有奔头、有干头、有甜头。
暖心服务“留”,用情念好“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留才经”。人才既要引得进、育得出,更要留得住。当前,乡村条件大多艰苦,对青年人才吸引力不足,导致乡村“引才容易留下难”问题普遍存在。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秉持“人才有所需、组织有回应”原则,注重以政策留人、环境留人、岗位留人。主动为人才提供暖心服务,加强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对接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就医就学等优惠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改善乡村交通、水电、通信等条件,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让人才安心工作、全心投入乡村建设。不断健全人才常态化服务机制。对引进人才落实谈心谈话、领导帮带、结对联系、回访联系、节日慰问等机制,适时组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各领域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实现个人价值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共赢。
发布时间:2025-2-25 11:17 | 发布链接: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612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