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三道题”交出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答好“近和远”“点和面”“新和旧”三道题,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既重短期成效,又怀长期愿景,答好“近和远”的辩证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产业结构单一、创新发展动力不足、高素质人才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把干在当前和长远谋划结合起来,实现抓当下和利长远的“双向奔赴”。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阶段性任务,找准突破口,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办实、难事办妥,解决好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办牢,积小胜为大胜,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长远目标。

既抓重点突破,又顾整体推进,答好“点和面”的统筹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两字之差,清晰展现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方位目标的确定。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性工程,绝非一蹴而就,需以“滴水穿石”的恒心、“绳锯木断”的毅力,从细微处着手,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上加油使劲、持续用力,以点滴之功汇聚磅礴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前行。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始终秉持“一盘棋”思维,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统筹优化乡村振兴总体布局,推动各领域全面起势、多点开花,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维度协同共进、多领域深度融合、多层次联动发展。

既要守正固本,又求创新驱动,答好“新和旧”的融合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着重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也是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充分彰显了我党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关键转型期,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引领效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之举。一方面,要把守正作为创新的基础,在守正中稳固舵盘、明晰航向,矢志不渝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立场,突出问题导向,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取向和实践路径,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轨道稳健前行。同时,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从技术革新、要素配置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入手,探索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深度应用,用新质生产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5-2-25 16:53 | 发布链接: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6124944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