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二字,重于泰山,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刻把握其根本内涵,倾听“心声”明确方向,汇聚“力量”为民解忧,真正循着“光”照的方向,确保改革举措符合民心、顺应民意、赢得民赞。
循着“初心之光”的方向,在“披星戴月、宵衣旰食”中走好与“人民心声”同频的“改革路”。改革之舟,唯有顺应民心方能破浪前行。广大党员干部需怀揣一颗“为民之心”,擦亮洞察民情的“慧眼”,在“披星戴月”的勤勉中,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全方位、多层次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与诉求。要善用“望远镜”,前瞻未来趋势,把握时代脉搏,确保改革举措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要善用“显微镜”,洞察细微之处,发现潜在问题,确保改革措施精准有效、有的放矢;要善用“广角镜”,扫描全局,统筹各方利益,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广大党员干部需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融入改革决策之中,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勤勉之态,推动“与民同频”的改革步伐更加坚定有力,确保改革之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循着“实干之光”的方向,在“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中走好与“为民解忧”同频的“改革路”。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唯有实干方能破局。面对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和多元化的诉求,广大党员干部需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攻坚克难、破解难题。要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深入调研、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见成效。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在破解难题中彰显为民本色、展现担当精神。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改革成果惠及长远、造福人民。在“笃行不怠”中,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之志,推动“与民同频”的改革动力源源不断,确保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循着“成效之光”的方向,在“共建共享、同心同德”中走好与“民生福祉”同频的“改革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社会和谐。广大党员干部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革成果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要聚焦群众关切,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群众在每一个改革举措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关怀。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改革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在“心手相连”中,广大党员干部需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之怀,推动“与民同频”的改革初心历久弥坚,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共治中共享改革红利、共创美好生活,确保改革之路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