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各领域改革过程中要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问需于民,锚定“小视角”把稳“大航向”,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任何改革都要遵循一个价值维度,都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得到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逐渐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改革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应突出一个“民”字。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经常扑下身子访民情、察民意,认真梳理制约民生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通过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措施,让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坚持问计于民,倾听“小建议”汲取“大智慧”,做到改革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唯有依靠人民,方能激发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更加需要从人民那里获得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需紧握群众路线这一“胜利之钥”,以谦逊好学的“学生”心态,积极向人民大众“求教取经”,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土办法”升级为解决难题的“金点子”,进一步明晰深化改革的切入点,激发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要健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体制机制,利用好村民议事会、民主对话会、民情交流会等多种平台,拓宽民众参与的路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形成干群协力、上下一心的强大合力,推动改革事业持续向前迈进。
坚持问效于民,透过“小改变”做实“大民生”,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改革成效明显不明显,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改革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在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时,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紧握“群众满意度”这把重要标尺,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从关乎群众日常生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细微之处着手,贴近民生实际,确保改革红利能够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打开门”搞改革,完善常态化“问效”机制,开辟线上平台、意见箱、座谈会等便捷高效的反馈渠道,让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改革不断优化的重要参考,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迅速响应,及时整改,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确保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