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富民产业“小杠杆”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掺不得一点水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牢牢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用富民产业“小杠杆”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搞好调查研究,把准“乡村需求”之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打开“富民产业”之锁,往往需要用到调查研究这把“总钥匙”。现实中,在基层这片沃地上,并不缺乏蔬果种植、水产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调查掌握更多热气腾腾的第一手资料,在分析研判中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关键点、着力点,才能因势利导打造乡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以“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的谦虚姿态,主动深入到产业发展“主战场”摸一摸真实情况,到乡村振兴“最前沿”听一听家长里短,到农村基层“第一线”问一问急难愁盼,让产业项目充分反映民情、深刻体现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确保产业发展不偏题、不离题、不跑题。

立足特色资源,开好“盘活利用”之方。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地去发展乡村产业,并不能带来同样的实际效果,恐怕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无论是安徽烈山的一村一坊,还是广东清远的绿美生态,或者是山西临汾的千亩苹果,都是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中去发展特色产业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什么山就应该唱什么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挖特色亮点,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产、沉睡资源,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比如可以利用乡土资源,积极打造蔬果种植示范基地,大力推出“农业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游玩”等近郊游“田园式”项目,让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足;可以利用自然风光,积极打造户外拓展基地,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写实写好“网红景点”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可以利用非遗文化,积极打造手工作坊基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让更多文创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总而言之,山有山脉,水有水道。只有遵循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才能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绘就一幅“村强民富”的绚丽图景。

积极开拓进取,创出“增收致富”之路。产业到底强不强,关键能不能让老乡的钱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心情乐起来、日子美起来。只有撸起袖子、奋力摇桨,才能让产业振兴之“舟”破浪前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能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个中心任务,下足“产”字功夫,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协同用力,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解锁产业振兴“进阶密码”,让人民群众的农产品既“种得好”又“卖得好”。特别是在技术迭代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持续改进无土栽培、农药喷洒、节水滴灌、机播机收、生鲜加工、低温保鲜等现代农业技术,全面提升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和流动效率,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支柱,发展是硬道理。新时代新征程上,发展富民产业,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让“新技术”变成“新动力”,驾驶“富民产业”这趟列车沿着“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前进。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