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今年4月,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次甘陕之行,总书记在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考察时再次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广大党员干部应跟随总书记的“甘肃足迹”,抓紧特色产业“牛鼻子”,按下惠民工程“加速键”,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度”,使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甜起来”、心头“暖起来”,在陇原大地上书写民生的“幸福新篇章”。

抓紧特色产业“牛鼻子”,要因地制宜谋发展,让百姓口袋“鼓起来”。在甘肃天水,总书记考察了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享誉中外的花牛苹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生态果”“致富果”。总书记在同乡亲们交流时说:“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实现乡村产业的兴旺,需要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切忌“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如果脱离地方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丢掉当地特色优势。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走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种则种、宜旅则旅,牢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紧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明确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聚焦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大胆突破,推动本地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按下惠民工程“加速键”,要久久为功抓落实,让百姓生活“甜起来”。引洮供水,是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今,甘甜的洮河水汩汩流淌,近600万群众告别了苦咸水。总书记说,“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千万工程”经过20年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三北”工程历时40余年,逐步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引洮工程延续半个多世纪,缓解了甘肃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伟大的事业从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和锲而不舍的耐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就要坚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抓好落实、抓出实效,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踏踏实实“跑好自己这一棒”,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将任务执行到位,交出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度”,要用心用情解民忧,让百姓心头“暖起来”。在枣林西社区,总书记同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他说:“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要搞好服务,特别是要抓好‘一老一小’这两个重点。”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越贴近民生,就越贴近民心,群众就越满意。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及时掌握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中找到社区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以精准有效的举措真正满足居民所需,切实增进群众幸福感,架好“最后一公里”连心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因人施策,因类施策,让社区服务更精准,主动摸排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例如老旧小区的设施改善、环境整治、电梯加装、“一老一小”特定服务等,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hide]
新媒博士写作资料库,三年会员只要398.00,联系客服再赠送10万份写作资料包!
[/hide]

×
笔杆子写作经典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