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文化自信”之旗让守正创新落在“点”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鉴,擎起“文化自信”的大旗,在守正创新之路上稳步前行。要深挖传统文化精髓,融合现代设计理念,让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积极投身文化传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展现一个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

擎文化自信“思想之旗”,溯古鉴今、融新于旧,在“问源文化”中锚定守正创新的“根基点”。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创新之源。文化自信,如同民族的血脉,流淌着历史的智慧与未来的憧憬,是对过往辉煌的缅怀,更是面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勇气与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高擎这面旗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提炼其跨越时空的价值理念,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要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先锋,肩负起重任,当好“考古学家”,深入挖掘文化经典,传承先贤的哲思与道德光辉;化身为“创新者”,勇于打破旧有框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要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让民众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积极推广非遗技艺,让古老的手工艺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同时,要鼓励文艺创作,推出一批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温度,为守正创新奠定坚实而深厚的文化根基。

擎文化自信“融合之旗”,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在“问学世界”中拓宽守正创新的“视野点”。文化自信,绝非闭门造车,而是拥抱世界的开放胸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如繁星点点,交相辉映。我们当以“和而不同”的胸襟,尊重并欣赏每一种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学习借鉴它们的精华,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中更加丰富多彩,在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应具备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主动“走出去”,深入了解各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引进来”,将国外的先进文化理念、科技成果以及优秀文化作品引入国内,为本土文化的创新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共同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守正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思想资源。

擎文化自信“为民之旗”,服务人民、引领风尚,在“问效社会”中检验守正创新的“成效点”。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社会风尚。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要不断创新文化产品与服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多样化的文化体验,让人民群众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要举办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推广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同时,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通过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检验工作成效,确保文化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感受到文化自信带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