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各项成果,并根据时代新情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各地各级组织要深刻领会指示精神,厚植“心至”“新质”“行之”思政课建设思维,走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路。

责任至上,“心至”则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政课教育直接参与对学生思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取向的塑造,进而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这种“超级灵魂工程”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需要多方各司其职、勠力同心“共襄盛举”。政府要当好“指挥员”,全面统筹地方思政课程质量改革与提升,强化“政校联动”,用政策规章为学校进行思政课建设“解下包袱”“扫清障碍”“注入动力”;家长要当好“协调员”,重视家庭对课堂教育的“延伸”,“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树“标杆”,推动“家校共育”打好教学“组合拳”;学校要当好“主力军”,校方要认清自身的核心定位,坚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以“非常之责须下非常之功”的非凡魄力推动学习思政课建设工作“掷地有声”。

内容至上,“新质”则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思想政治理论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思政课理论内容也需“守正创新”,始终向学生提供具有“创新性”与“高质量”的课堂内容。各地各级组织要积极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与时俱进”,坚持内容理论变革“求新”与“保质”兼顾,“开疆”与“守土”并进,始终保持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理论要始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保证学习思政课堂不与时代前沿“脱节”;“千举万变,其道一也”,课堂理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融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不弃志,不断推陈出新。

实践至上,“行之”则远。“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精密器械的运行离不开所有零件均按部就班的工作,学校思政课建设效果如何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工作情况“挂钩”,各方须理清思路、因地制宜,不断细化各类方法措施,做到“多管齐下”。要充实学校思政课师资力量,倾斜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保障教师待遇,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和比武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思政课教学安排,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课程目标设计要根据学生学龄循序渐进、“量身定制”,让思想深度与学生“同龄”,做到学生听得进、看得懂、学得会;要加强学校与地方部门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治历史文化资源,脱离书本的局限性打造思政课“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格局,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

×
笔杆子写作经典
滚动至顶部